【海院人在“疫”线】战“疫”风采人物(第10期)王振华:把平凡的事做好!

  发布时间: 2020-04-02 14:48:05

微信图片_20200402143017.jpg

临近春节武汉海事法院宜昌法庭的王振华法官回了湖北京山老家家人聚,心里盘算着该如何更好地这短暂的团圆时光但是,一场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他的思绪,让他的幸福时光蒙上了一层阴影。汉告急湖北告急中国告急!


随着疫情的日益严峻,王振华再也坐不住了。2020年2月8日,他毅然走进了湖北省京山市罗店镇王砦村党支部,投身一线战“疫”工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志愿员。当王振华的家人知道他要当志愿者的消息后,都对他参加的防疫工作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担心。王振华向家人解释道,“我是党员,又是一名法官,参加抗疫工作是尽党员的义务和公务人员的责任。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他简短的解释和坚定的决心赢得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他的母亲每天变着法子准点做饭,支持他按时“上班”。为了缓解防疫物资的不足,王振华捐出了自家部分口罩和电子测温仪,并且在值勤时总是携带一个背包,随时为需要的群众提供救急。在他的带动下,同村的一大批年轻人也作为志愿者纷纷加入抗疫队伍,大大充实了村委会的抗疫力量。在这36天的志愿者生涯中,王振华坚守卡口、参与巡逻、入户排查、积极宣传,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的党性意识参与抗疫,不惧风险,认真履职,赢得了所在辖区党组织和众村民的一致点赞和好评。


疫情就是命令,疫区就是战区。相对城市而言,在农村展疫情防控工作难度更大。王振华所在的王砦村卡口设置在省道边上,人员和车辆的流动量都相当大,也是京山市罗店集镇防控指挥部的所在地,这里的防控工作对全镇的抗疫工作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面对管区疫情防控工作存在的党员少、路口多、人情重、环境差、防护意识普遍较低等特点,王振华一面担任服务员,另一面担任管理员。他与当地党组织密切配合,积极献言献策,急村民所急,想群众所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生活问题和管理难题。


面对农村地区人情观念重,服务意识差的现实,王振华率先从教育家人做起,在自家人头上开刀,用实际行为影响和引导身边人。他的父亲平日里少言寡语,但一生执拗,从小对王振华的管束相当严厉。王振华说:“我到现在还怕他”。在疫情突发的前期,老父亲不仅出门不戴口罩,还不断外出销售自种的甘蔗,引起了家人的抗议。全家人轮番上场但苦劝无果,老父亲依旧我行我素。最后,王振华只得使出了最后的绝招---把父亲锁在了家里。任凭父亲如何“威胁”,王振华就是不开门。看到儿子如此坚决,老父亲态度有松动,王振华见状立即乘胜追击,从病毒的传播方式到国家的防控政策,苦口婆心地不断劝说,终于使父亲“就范”。在了解到疫情防控的形势以及儿子作为志愿者所付出的辛苦工作后,父亲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由最初的消极对抗转为了对战“疫”工作的全力支持。王振华“锁父劝疫”的故事也在当地传为了美谈。


“把平凡的事做好!”这是王振华挂在嘴边上的一句口头禅。王振华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平凡的党员,要做的就是拥护党的领导,执行党的决策,不折不扣完成党组织交付的任务。他说,相对于在病房里抢救生命的医护人员,我们都是安全的。相对于党和国家领导人运筹帷幄,我们都是平凡的。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把平凡的事做好,这个社会就会是和谐的。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们党员的这次挺身而出,是践行党的为人民服务的一贯宗旨,也是履行了一名党员对在鲜红党旗下的宣誓誓言。



战“疫”风采掠影

微信图片_20200402143030.jpg

微信图片_20200402143035.jpg

微信图片_20200402143048.jpg

©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海事法院 版权所有
如有转载或引用本站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路16号 邮编:430040 鄂ICP备12010191号-1